10月12日,榆林市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宏革,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树平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马宏革表示,今年以来,榆林市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招投标领域有关情况,进一步规范了招投标市场秩序。招标中介代理机构和评标专家是招投标活动中的两个重要市场主体,当前招标代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评标专家不公正、不专业,导致部分项目中标结果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实施效果不佳,导致招投标制度竞争择优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去年以来,我市进一步落实监督管理职责,不断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加强评标专家管理,确保招投标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一、建立中介服务信用评价监管机制
(资料图片)
为治理中介乱象,有效规范中介服务行为,2020年9月底,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招投标中介市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了“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配套出台了管理办法、评价规则、负面清单等规章制度,并于近期根据平台使用情况和市场反馈意见,对相关制度规则进行优化调整。目前已累计入驻中介代理机构336家(其中市外企业194家),全部纳入中介服务平台动态考核,实行信用分级分类评价和负面行为扣分降级管理。
一是实施信用分级分类评价。依据中介机构的奖励、负面行为记录,以及委托人对中介机构的满意度评价等信息,对中介机构进行综合信用评价定级。综合信用评价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好”为四颗星以上、“中”为三颗星以上、“差”为三颗星以下,初始值是四颗星,评价结果在服务平台上对外公示。目前,评价达到四星的有331家、三星半有5家,1家评价两颗星的已被清除,全部达到中级评价。
二是实施差异化监管。全面推行负面行为扣分降级管理,目前通过扣分处理的中介机构共49家55条次,其中陕西帝润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靖边县双永路绿化工程项目违规开展招标代理活动,被扣40分清退出平台;泰宇建筑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榆林市恒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华睿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榆林联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圣弘建设股份有限公司5家企业违规开展招标代理活动,被分别扣10分限制3个月直选方式。
三是加大检查通报力度。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加大标后监督检查力度,实行招投标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2021年,市发改委会同市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对37家招标代理机构开展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9家代理机构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对27家代理机构进行集中约谈警示提醒。近期,对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中介机构的新一轮双随机抽查检查已经开始,随机抽查的33家待检企业已完成自查任务。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适时对部分代理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今年上半年通过中介机构服务平台,集中对违反交易现场管理制度的5家代理机构和违反疫情管控政策不见面开标规定的5家代理机构予以公开通报。通过中介服务平台信用评价管理,中介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公开透明、良性竞争愈加凸显,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二、加大评标专家动态监管力度
一是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市发改委立案调查定边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N5标段问题线索,对李某飞、高某莉、魏某、安某宁等4名专家评委涉嫌未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评标的违法行为,作出禁止6个月内参加依法招标项目的行政处罚决定,并依法公告进行全市范围内通报,同时上报省级专家库行业主管部门。今年以来,市发改委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重点对评标专家事前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软件泄漏评审信息,故意隐瞒清标结果,不按招标文件评审,无正当理由赋极限分值,发表倾向性言论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处理,进一步规范评标评审活动。
二是加强评审现场抽查检查。2021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加大评标现场抽查检查力度,依据《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管理考评暂行办法》,在交易市场电子公告屏曝光了工程类和采购类15名评标专家的不良行为。今年以来,市发改委严肃评标纪律,不定期抽查评标现场、集中约谈了15名评标专家,常态化开展跨省市远程异地评标,优化共享评标专家资源,打破本地“脸熟”和“小圈子”。
下一步,榆林市坚决贯彻落实好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的《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持续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编辑 常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