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是初冬,清晨的暖阳照进宜君县尧生镇雷塬乡八丈塬村卫生室,村医邢贺荣正在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抓药,只见他左手托着药盘,右手不停的抓着,十多个品种的中药,邢贺荣几分钟的功夫就抓好了,“别看乡村医生不起眼,中西医、儿科、妇幼等都得懂,我村这老邢是全科医生。”看病的村民一边接药一边对记者说。
老邢大名叫邢贺荣,75岁了,今年已经是他从医的第49个年头,这49年来他没离开过村庄,从一名背着药箱,拿着听诊器满村跑的小青年到如今医术金口碑的古稀老人,他用近半个世纪承担着村民健康守护者的角色,也为村民传递着简单而又温暖的关怀。
“我毕业以后就开始学医了。”邢贺荣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行医之路,是因为从他懂事起,就深刻体会到农村人看病实在是太困难了!“那时候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很差,缺医少药是相当严重的,村民患病的,没有交通工具出不了村,就算能出村也没钱看,所以只能躺在床上拖,有的运气好病拖一拖就治了,有的把命就搭上了,现在回想起这些画面,我心里都非常的难受!”邢贺荣边说边感叹道。所以,从那时候起,自己就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为乡亲们接触痛苦,1969年初中毕业后,邢贺荣怀揣梦想,走上自学行医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学的那一年最熬人,但当你充满热爱的时候,就不觉得那是熬煎了。”邢贺荣回忆,那时候他每晚睡觉前都会拿出医书记载,将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预习一遍,第二天再进行查阅、翻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向老村医请教,每掌握一条新的知识点都会让他如获至宝,在经年累月的积累下,他对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有了大体的认识。这时候的他勉强可以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症状,所学皆为所用,那段时间他把所有的时间停留在为村民医治病痛上,每治愈一个患者,他都会将症状、治疗方法记下,以便日后对比,在此期间,也遇到过棘手的问题,这时候他便会请教前辈,不耻下问,直到把这类型的病情掌握,才肯罢手。但是,邢贺荣并没有止步不前,在他看来,学习中医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
“1971年,北京医疗队来我村给患者看病,一听这个消息,我当时高兴坏了,就赶紧报名做义务志愿者,就又得到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这次的学习机会,让邢贺荣的医术有了很大的长进,除了能够治疗街坊邻里的头痛脑热,也能看一些群众的慢性病、常见病,他的医术也赢得乡亲们的信赖。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临床经验,他多次参加县卫生部门的培训,随着不断的学习、钻研他的医术日渐精湛,1973年,他正式走进村卫生院,担任起村医这个岗位。
“农村看病杂,头疼脑热、胃病,孩子感冒咳嗽,大病小病都来找你看”,邢贺荣说在这间卫生所里,发生了很多让他记忆犹新的事情。“记得有一年一个小孩子,一直发烧住院好长时间都不见好,吊瓶打上烧就退了,吊瓶打完,就又开始发烧了,家长急的没办法,最后到我这里来看,三副中药吃好了。”邢贺荣告诉记者,这个患者当时来的时候,发烧很严重,最后经过自己诊断,发烧的真正原因是积食,所以自己开了三副清理积食的中,积食排出去,自然就退烧了。“你看,这就是那小孩家长送来的。”邢贺荣指着墙上的锦旗,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这人就是啥都会看,要说起来最拿手的就是儿科,来我这看病的人好多都说,在大医院看病钱花了病还没看好,来让老邢把把脉,就给你把病治了!”采访中,妻子杨青爱告诉记者。杨青爱身为家庭主妇,每天的工作除了洗衣服做饭,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丈夫分类整理药材,这个活从她结婚起一直做到现在了。“有时候大冬天晚上都睡下了,村上老人生病来叫门,他都会背着药箱给人看病去。”杨青爱说,看到丈夫这样的付出,自己不仅要全力支持,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儿子邢彦龙长大后也选择了学医,如今是宜君县石堡镇医院的一名医生。“在我印象中,父亲总是在不停的看医书。以前小时候用的是煤油灯,母亲抱着我睡觉,父亲就在煤油灯下,边写边记,我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就是医书。”邢彦龙说,自己如今能够进入医生的队伍,要感谢父亲多年来的教导,在父亲那里自己学到了不仅是医学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
时光飞逝,今年邢贺荣已经75岁了,年过半百的他眼睛越来越花,耳也背了,在这间小小的卫生室里,发生了太多让他感动的故事,他说,村上现在年龄大的人还有很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也很多,这些人依旧会来找他看病,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是能为他们服务一天是一天。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刘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