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人数的增多
【资料图】
CT室的门外
挤满了各地的患者
医学影像中心的接诊量接连创下纪录
这里的医生早已习惯加班
“那段时间只要是愿意排队等待的患者,
无论多晚都接诊。”
医学影像中心印弘主任这样说
这也是我们对患者的承诺
13小时红色急诊夜
和以往的夜班不一样,接诊高峰那几天,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城院区的医学影像中心,迎来了大批患者,候诊大厅的队伍从前台排到了医学影像中心的大铁门外。最艰难的是晚班,从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整13小时里,医生电脑里的病患信息那一栏,被红色的急诊号占据。
“新冠属于病毒性感染,感染后患者主要在下午和晚上发热,所以夜班患者明显增多,全是高烧的急诊病人。”席一斌主任这样说。
在科室的夜班统计表里,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来拍摄CT筛查肺炎,就诊人数从12月22日开始迅速攀升,直到1月1日才逐渐放缓,那段时间的日接诊量是以往的2-3倍,高峰那几天他们都是来回跑着工作,叫号、安顿患者、拍片,来回往复。
作为肺炎筛查的第一道关口,即使是在接诊量明显放缓的阶段,CT室门前依旧挤满了人。1月9日下午3点,最南边那台自助打印机的纸用光了,患者叫来前台更换,没过一会儿,旁边那台也需要添纸;10分钟后,最北边打印机的墨又没了。
“肺炎明显比以往多了,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印弘说,“肺炎集中在老年群体,老人的自觉症状不明显,他们发烧的温度可能不是很高,咳嗽一周甚至更久也没来医院,挨到疾病进展期就会很危险。而且,老年人的抵抗力不如年轻人强,恢复起来更慢。所以我们还是建议老年人一旦发病,就尽快来就诊。”
所有人都要上场打仗
高峰期阶段,科室大厅里挤满了人,口角时有发生。到底应该是急诊患者排在前面,还是发热门诊患者排在前面?那个人是不是插队了?有时候患者会争论几句,每到这个时候,医学影响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尽力解释清楚。
针对这个现象,影像中心也制定了规则,尽量先为氧饱和度低的、抵抗力较低的高龄患者拍片,其他人都是按照号码排,所以不存在哪种号在前哪种号在后。最终,患者们都互相理解,因为大家都体验过病症带来的不适和烦躁,在场所有人都感同身受。
在科室迎来CT高峰前的三四天,科室成员几乎全阳过了,“在医院这个特殊环境,感染很难避免,因此科室当时也提前准备部署,尽早协调人手,为高峰期全力保障患者做好准备,同时刚好赶在高峰来临之前,让大家错峰休息,基本上每个人感染后都休息了四五天,身体状态好转了才复工。”医师组组长康晓伟说。
有了充足的准备后,影像人开足马力,全力保障接诊高峰阶段,白班的成员本来是下午5点半下班,但基本都自愿加班到了晚上11点才下班,按照科室的原本构架,全部成员共分为3类,拍片的技师、写报告的低年资医生、审核报告的高年资医生。但是那段时间,原本审报告的医生也会主动去写报告,之后互相审核,统筹科室管理的副主任也一起上晚班、写报告。
“所有人都要上场打仗,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努力,互相补位,一起取得胜利。”席一斌说。
床旁的守候
24岁的影像技师苏成阳入院一年,1月8日下午,他遇到了入院以来拍床旁胸片的最高纪录。从下午2点上班开始,苏成阳就推着移动床旁机器赶往各科室,一下午时间拍了16个病人。
肺炎筛查的高峰阶段已然过去,但科室的这批年轻成员,还面临着重症患者。筛查出来的老年重症患者里,有的病情慢慢加重,他们昏迷在床,只能由影像技师们带着移动设备上门拍片。
床旁胸片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虽然胸片对于目前疫情的诊疗不如CT有价值,但是对于不能动弹的重症患者,它依旧是最重要的肺部观察手段。
于是,我们的影像技师和管床护士一起抬起患者,将拍摄铁板放在病人身下,放好患者位置后开始拍摄。防辐射的铅衣接近30斤,苏成阳就这么穿了脱,脱了再穿。拍完16位患者的片子回到科室,已经是下午5:20,他开始下载拍好的片子。
这段时间我们影像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强度,大家也因此更明白了坚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年轻成员来说,疫情袭来,患者涌入,超负荷的工作中他们没有麻木,反而获得了成长。
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致敬每一位坚守岗位
默默奉献的医学影像人
来源:西安市人民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