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美食,有滋有味。远方的客人来铜川,春节期间热情好客的铜川人常常精心安排,让客人品尝到地地道道的铜川特色菜肴,这些齿颊生香的美食美味也成为许多人的难忘记忆。
耀县咸汤面
“耀州城的早晨是从一碗咸汤面开始的。”每天清晨,端着碗夹着包蹲在面馆门口吃面的人和正在排队等面的队伍形成了耀州城一道独特的风景。2008年5月,耀州咸汤面制作工艺被铜川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图片)
“咸汤面贵在汤,将数十种调料煮汤后,与面汤混合,在老碗里放入一把现扯的黄面条,浇进热汤,再倒出,反复多次后再浇进汤。”“耀州第一碗”的厨师谭尚文向记者介绍道,加工好的咸汤,颜色呈现淡淡的酱色,多次撇汤为的是让汤的热度达到烫面的效果。
出锅的咸汤面上放些葱花、韭菜段、油泼辣椒,这样一碗面就做好了。这汤里的调料都是中草药,一碗咸汤面下肚,浑身发热出汗,特别舒畅。
最后一勺油泼辣子,是咸汤面的点睛之笔。耀州辣椒是秦椒中的上品,手工碾制的辣子,混合本地菜籽油,格外香辣。几乎每一碗咸汤面,都必须来一勺辣子,这也是地道耀县人,关于吃咸汤面的传承。
关于咸汤面,“耀州第一碗”的老板阴昱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老舍先生当年途经耀县,吃了咸汤面,盛赞"小小耀县,竟有北平饭店"。如今,便盛传着"不吃咸汤面,不算到耀县"。
窝窝面
据传,窝窝面源于清道光年间。解放后,耀县饮食服务公司宋武存、古学明师傅秉承此艺。1998年,耀州金城食府秉承传统耀州蘑菇窝窝面的技艺,并培养传承人阴昱。
“鸡蛋和面,一滴水都不加。”在窝窝面的制作过程中,和面是开始,一斤面六个鸡蛋是标配,待面发好,切成4毫米厚的薄片,再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之后用筷子戳成窝窝形状。“晾置后的面做出来效果更好,也更筋道。”
窝窝面既是主食更是主菜,营养丰富、味道悠长、沁人心脾。窝窝面是用鸡蛋和面,一滴水都不加。待面发好,切成4毫米厚的薄片,再切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之后用筷子戳成窝窝形状。汤底采用蘑菇、香菇、口蘑等多种菌类、加大骨、鸭架、鸡架小火慢熬数小时。菜未见、香已远,期待已久的客人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窝窝面,汤清味美、健脾暖胃、难以自拨。
小丘刀剺面
小丘刀剺面则是耀州区小丘镇农村一种独有的传统面食和招牌美食,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已传承数百年。因面由一刀一刀剺出来,因此得名。看似简单,实则每道工序都极其讲究。不仅面好,臊子更是讲究。手工擀制的小丘刀剺面因细长、筋道、吃起来爽滑、有嚼劲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风靡耀州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技艺传承,它又承载着众多浓浓的乡情。
宜君搅团
宜君搅团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风味小吃,食材则是当地盛产的玉米磨成的玉米面,传统的手工制法和配方独特的汤料,加之辣椒与特质的酸汤,入口筋道味美、酸辣适中让你回味无穷。
吃搅团也很讲究,尤其是刚出锅的热搅团,会吃的人一筷子一口,巴咂着嘴,乐在其中。。凉了的搅团,变成碗托,可以用刀切成块,烩吃、凉拌都是不错的选择。
陈炉蒸碗
在铜川人的味蕾记忆里,蒸碗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过春节吃一口醇香的蒸碗,才会有满满地仪式感,希望来年大家的日子都能蒸蒸日上。欢聚一堂的人们在笑谈间品尝着一道道美食,预示着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刘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