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暖阳高照,微风和煦,建设者们精神抖擞重返工作岗位,迅速掀起新一年项目建设热潮。西安市一季度13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218亿元,年计划投资624.5亿元,涵盖了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5、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和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保8大领域。
西安市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和确定上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重点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两新一重”、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领域进行研究谋划,项目数量、总投资、年度投资分别较上年增加221个、5045.96亿元、64.49亿元,有效推动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项目梯次发展格局,以高质量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在28日当天集中开工的136个重点项目中,创新驱动两链融合发展工程8个,总投资439.78亿元,年度投资111.88亿元,包括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两链融合数创促进中心等项目。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程52个,总投资915.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5.49亿元,包括隆基中央研究院总部、丝路轨道交通产业园等项目。
传统产业升级工程5个,总投资64.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64亿元,包括国网调度通信基地、100万套汽车玻璃及功能玻璃加工项目等。
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15个,总投资305.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28亿元,包括陕煤金融中心、高新天境研发办公商务综合体等项目。
社会事业和文化旅游发展工程33个,总投资281.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49亿元,包括未央区中医医院建设工程、泾河新城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
新型城镇化推进工程4个,总投资78.8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5亿元,包括国际港务区城棚改工程、临潼区老城区有机更新等项目。
重大基础设施推进工程18个,总投资12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36亿元,包括灞河左岸老旧管网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西安水务调度中心等项目。
生态环境改善工程1个,为涝渭生态驿站建设及涝河两岸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21亿元,2023年当年完成提升治理。
参加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项目产业占比高,136个开工项目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产业升级项目65个,达到开工总数的47.8%,总投资1419.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9.01亿元,占比均超过总量的一半以上(64.01%、65.49%)。
参加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项目质量好,136个项目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66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的项目16个,其中作为全省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将达到80亿元。
参加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项目效益优,这一批新开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超过11万人,将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为谱写西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展现更多担当,贡献更大力量。
附:部分重大项目详情
未央区中医医院
计划2025年建成投用
1月28日,未央区中医医院建设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开工现场一片忙碌。
未央区中医医院建设工程项目位于经开区尚新路北侧第二条规划路与尚贤路东侧第二条规划路交会处东南角。项目总投资13.78亿元,年度投资5亿元,建设年限为2023年-2025年。
按规划,医院占地53.52亩,总建筑面积10.55万平方米,将设床位665张。建设内容包括地上6.7万平方米,地下3.85万平方米,以及相关医疗设备的采购、安装。其中,门(急)诊楼地上5层、地下2层,医技楼地上4层、地下2层,住院部楼地上17层、地下2层,感染楼地上4层、地下2层,实验楼地上2层、地下2层,科研培训综合楼(地上6层、地下2层)等。
据悉,2025年项目建成,将带动就业200人。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同时,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有助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新局面。
丝路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
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
丝路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额6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3年—2025年。项目位于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渭环东路与高永路十字东南角。
记者了解到,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240亩,建筑面积约10.26万平方米,建设13栋单层厂房、1栋综合办公楼及迁车台、存车区等配套设施,打造包括轨道交通整车装配及维修、齿轮箱、车体车门、转向架、制动闸瓦等修造一体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二期建设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园。
项目将充分吸引整合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机电系统配套企业聚集落户,共同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全产业链,全面提升陕西省、西安市轨道交通产业在国内的竞争力。项目一期建成后,预计亩均产值1250万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亩均产值4167万元。
两链融合数创促进中心
打造全年无休开放型数字产业园区
两链融合数创促进中心位于西咸新区能源二路以北、能源三路以南、沣泾大道以东、尚航七路以西,总投资14.38亿元,由西咸新区数字科创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8.4万平方米,地下3.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产业办公类写字楼及公交首末站,计划2025年建成。
该项目通过“多元共生、多层多链”的设计手法,力图打造一个门槛适度、科技时尚、功能高度复合的“24+7”全年无休开放型数字产业园区,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引领西咸新区数字经济发展,加强与西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做好产业外溢引流和产业链补链强链的关键一环。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项目
助力我市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抢抓汽车产业变革发展机遇,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比亚迪在推动西安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开工的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年投资80亿元,建设年限为2023年—2025年。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二期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草堂、集贤),在现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基础上,通过购置设备和优化工艺,对汽车小件焊接线、天窗、车灯、底盘件、内饰件及汽车空调、线束等汽车电子零部件生产线进行技改、扩产。草堂项目将于今年9月投产。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能40万套/年,预计年产值900亿元,亩均产值2639万元,带动就业约1.3万人。
“比亚迪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市区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项目推进方面,省市区分别成立专班,主要领导多次到项目现场调研,协调推进我们系列项目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尽心的服务保障,专业的服务机制,保障了比亚迪系列项目加快建设,按期建成。”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颠覆性技术,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迎来了技术、产品和市场的爆发。对于西安基地来说,新项目竣工投产后,将会进一步助力西安市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助推高新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新天境将打造
城市天际超高层地标
在西安高新区,总投资8.5亿元的高新天境研发办公商务综合体项目备受关注。项目主要建设办公、商业金融及配套公建,打造集商务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体。
高新天境研发办公商务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笔者了解到,高新天境研发办公商务综合体项目位于科技六路以北、鱼化三路以西,占地面积约16.2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天境研发办公商务综合体项目将打造城市天际超高层地标,建筑包括高层、超高层等,构建高低错落的空间布局形态。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将打造4种不同的景观空间,包括海之眼:入口景观——逐光而入;海之谷:中庭景观——(休闲水景、户外座椅、水景幕墙、旋转楼梯)望林叠水;浪之巢:艺术鸟笼休闲卡座景观——闲适悠然;海之阶:风雨连廊、草坡景观——园意无尽。在配套设计方面,项目具备休闲会客、休闲健身等功能,人们可在休闲商务空间放松身心,开展室外办公与洽谈。项目计划2026年建成,建成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有力提升城市形象。
国网调度通信基地项目
提升总部经济承载力
国网调度通信基地项目总投资额16.3亿元,建设年限为2023年—2025年。项目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占地面积约113亩,建设内容涵盖电网调度监控、信息通信、应急指挥、运营监测、电力交易等业务的生产管理及配套用房等。
据悉,项目计划今年3月底开工,建成运营后,对加速区域电力系统智能升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将加速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联动发展,赋能城市建设,提升总部经济承载力和内生动力,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税收177万元,带动就业约1500人。
来源:西安发布
关键词: 计划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