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衬托着粉色花瓣的莲花灯、红彤彤大眼睛的兔子灯、传统造型的竹编花篮灯……一个个造型各异、色彩亮丽的精美花灯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观赏,也让兔年春节充满了不一样的味道。
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西安气温骤降。尽管天气寒冷,但丝毫不影响市民逛灯市的热情。在西安市三兆村口灯笼一条街,今年41岁的呼延荣利正忙着售卖自己制作的手工灯笼。
(相关资料图)
“今年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不少市民专程驱车前来购买灯笼,生意比往年好!”呼延荣利高兴地说。
据了解,三兆村以制作传统手工灯笼闻名西北,素有“花灯专业村”的美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95%以上的人家都会制作花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昔日的村庄即将被高楼取代,但村中仍有几户人家坚守着这门传统手工技艺。
呼延荣利是土生土长的三兆村人,在她的记忆里,从爷爷辈开始家中都是做灯笼的手工艺人。受家庭熏陶,呼延荣利从小就喜爱做手工。
为了不断创新传统手工灯笼制作技艺,呼延荣利进入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2007年回村后,她和妹妹呼延党利大胆创新,在灯笼的功能、材质、制作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丰富花灯的产品类型。疫情期间,姐妹俩开始尝试在网上展示销售,由于她们制作的灯笼形状独特、寓意吉祥,颇受市场欢迎。
和呼延荣利一样,今年53岁的刘宏伟夫妻制作手工灯笼已有二十多年了,他们家主要制作圆灯和各种工艺灯。
据刘宏伟介绍,去年他们家制作了近10万个手工灯笼,春节前后开始售卖,产品远销甘肃、河南等省。
“因为世代以制作手工灯笼为生,对灯笼天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刘宏伟表示,不管社会怎么发展,他都会一直坚守这门手工技艺,并将它传承下去。
带着孩子前来选购灯笼的市民朱先生表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带着孩子一起来买花灯,就是希望孩子们记住我们的传统文化,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记者发现,呼延荣利制作的灯笼多以可爱俏皮的动物造型和生肖花灯为主。呼延荣利表示,这些花灯造型丰富,对细节要求极严,出活也慢,一天只能做两个成品。
在制作灯笼之余,呼延荣利还受邀前往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曲江三小等学校,给孩子们讲授传统手工灯笼的制作技艺,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推陈出新,设计出新颖的灯笼,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延荣利表示,现在制作花灯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但无论挣钱多少,她都不会放弃,会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来源:各界导报社会版
记者 李彦伶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