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则“一毛钱”奶奶的视频又在网上流传,其实这是一则六七年前的旧闻翻新:一位88岁老人卖馄饨十多年没涨价,十几年前是1元10个,现在还是这个价,卖100个馄饨才能赚2元钱。这位奶奶告诉记者,她自己从没想过涨价,也不愿去计较利润,而且生活也没有困难,卖馄饨纯粹就是因为高兴。
(资料图片)
从老奶奶自身角度看,涨不涨价都是她自己的事,高兴就好。然而从新闻报道角度看,类似的新闻多了,难免会让人有所误解。比如西安七旬老人3元理发坚持20年不涨价,再比如河南老人摆摊卖饭7元管饱多年不涨价。类似的新闻时不时会有报道,会让大家觉得这是一种导向,甚至会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利润高就是错的。
比如二十年前就有报纸报道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房地产、高速公路、驾校、有线电视、医疗等都在其中,后来又对眼镜、牙科等行业进行了曝光。国内媒体也曾报道过苹果iPhone6手机的“暴利”,当时售价6000元左右的手机,成本价只要1277元。
这种报道常见的套路是拆解各个零部件的成本,简单计算之后发现这些成本之和远低于售价,于是就定性为“暴利”。然而一方面,一部手机除了硬件上的物料成本,还有很多其他成本。比如软件开发、硬件研发、公司运营、各种税费等等,这些都需要在终端售价上有所体现,而不仅仅是硬件成本。
另一方面,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并非是制造商单方面能够决定的。会计层面上,看上去是成本加上一个利润空间来确定价格。而实际的逻辑关系是,企业家会先预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以及对应的需求和功能,然后在这个预估基础上选择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和销售。很明显,那些对“暴利”的指责,只注意到了表面现象,却忽视了背后的逻辑关系。
所以,简单用售价和硬件物料成本之间的差价来认定,某一产品或某一行业是否存在“暴利”,明显有失偏颇。“一毛钱”奶奶卖100个馄饨才赚2元钱,这两元钱仅仅是物料成本的差价,仅仅是赚了个辛苦钱。老奶奶图的是个高兴,如果算她的机会成本,应该是亏本的。
我们可以为老奶奶个人点赞,但这事本身并不宜过度拔高,这会让其他人比较难“做人”。过度宣扬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隐形的“道德绑架”,当事人后面如果想涨价,恐怕都会有所顾忌。原本可以正大光明,结果搞得好像涨价就是有点不地道、不实在,对不住别人的感觉。
很显然,这不符合我们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润高不是什么坏事,利润高才有可持续性,才能持续提供更好的产品。另外一方面,利润高说明消费者认可产品质量,而且真正付钱的终端消费者,往往并不太在乎制造商的利润,他们更在乎产品质量和品质,更在乎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感受。
苹果iPhone就是最好的例子,“暴利”的曝光和指责,完全没有影响其后来的销量,而且还越卖越好,消费者的忠诚度并没有受到媒体曝光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媒体曝光iPhone的“暴利”之后,苹果迫于压力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这对苹果是好事吗?对后面的产品研发、对消费者后来的需求是好事吗?答案显而易见。
利润高不是坏事,相反控制利润才会好心办坏事。2007年兰州拉面因为成本上涨导致价格上涨,当地五部门出手干预价格,把兰州市的拉面馆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普通级四个级别,并限制每个级别的最高售价。普通级牛肉拉面馆大碗牛肉拉面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的差价为每碗0.2元。
最后结果是,你管得住拉面的价格,却管不住拉面的数量与质量。在看得见的价格上,拉面馆不得不遵守价格管制的规定,而在同样看得见,却无法实施严格监管的质量层面,就会明显下降。最后消费者不满意,拉面馆也不满意,五部门管一碗拉面这事也让法律的严肃性受到质疑。
某些行业的确存在暴利,但暴利的出现往往是一个行业刚刚被发现、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这类暴利往往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只要没有行政垄断或者行政壁垒,赚钱的行业很快就会吸引竞争者加入进来,然后就是价格和利润的双双下降。过去二十多年手机和汽车的快速普及,就是最好的例证。
可以说,利润是所有经济行为最主要的动机。即便是“一元钱”老奶奶的微薄利润,她也需要考虑不能亏本经营,如果亏本她就只能退出市场。而如果肉价、面价都在上涨,她不涨价,恐怕她也只能通过减少肉量来控制成本。这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必须面对的“生存问题”。
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成本控制都是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作为普通消费者,正确认识利润及其原因,从小处说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平和;从大处说,则是可以破除那些对利润的误解,给我们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大环境提供一点舆论支持,让未来变得更好。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张是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