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和睦村是镇安县柴坪镇典型的山区村,村内沿着河沟的水泥路的两面坡上零星的点缀着住家户,水泥路旁偶尔会有七八上十户的农户集中点,这些住户大多是近些年从高山搬迁下来的,和其他农村一样,这里青壮年劳力大多都在外务工,村内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
然而,当你走进和睦村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路上,不算精致的不锈钢牌坊,醒目的写着“幸福生活、永报党恩”几个大字。牌坊侧面,路旁长达三十米、高约5、6米的水泥挡墙上有一个500余平的活动广场,广场上体育锻炼器材一应俱全,旁边的房子挂着老年活动中心和爱心理发室的牌子,村民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下象棋的、有锻炼身体的、有在一起聊天谝闲传的,完全没有那种“空心村”的落寞和寂寥,一片邻里和睦、其乐融融的景象。这一切只因村民口中的一个名字——李水平。
浓浓家乡情
现年46岁的李水平,是土生土长的和睦人。儿时因为家乡交通极度落后、生产资料匮乏,经历过父辈们拿着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肩扛背驮走山路的苦日子;年少时因为家乡贫困背井离乡,体验过靠出卖劳动力求生活看人眉高眼低的辛酸;年轻时因为自己的好高骛远不懂技术贸然种植百亩烤烟,体会过投资创业失败的痛苦。这些经历使得年过不惑的李水平更加坚毅,在那个山外人认为开车是人人必备的生活技能的年代,李水平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镇安人特有的淳朴成了一位炙手可热的教练,并在2015年成立了自己的驾校。虽然自己还债务缠身,但是只要是家乡人去他那里学驾照,他总是保本收费,不遗余力认真教学,力求乡党们少花钱一次通过考试。为更加方便家乡的父老乡亲,让大家少花钱,他后来索性在家乡设立了训练场地,平日除了聘请的专业教练外,他每个周都会腾出一天亲自为学员们授课。这一切在他心里是生他养他的家乡给了他现在,他想为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群众做一份贡献。
拳拳赤子心
李水平极其关心家乡的建设。在修建和睦村的通村公路时,河道土地本就奇缺,因为修路占地致使工程无法推进,李水平知道后不顾家人反对,带头让出了自家河道仅有地一亩多地。2019年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很多人农闲时节、茶余饭后待在自己家中没有去处,就萌想建设休闲娱乐广场的想法,在与村组干部沟通谋划后,他四处求人跑项目,甚至拿出自己本打算扩充驾校购买教练车的10万元,筹资金30万元为村里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广场和一间文娱活动室,并配备了齐全的体育锻炼设施,乡亲们每每到活动广场都念叨着他的好。
殷殷桑梓情
为了让家乡的留守老人感受温暖,2020年李水平及妻子徐仕梅在自己家筹建了爱心理发室,免费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理发。他将每月农历23日作为“义务理发日”,不管再忙再累,不管身在何处,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他和妻子都会从驾校回到老家,免费为老人理发。听徐仕梅讲,最多时候,他们一天服务过80多个老人,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自己花钱请街上理发师帮忙,总不能让老人跑冤枉路吧。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李水平会带上工具走上十几里的山路亲自上门服务,这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他们先后为村里106名老人理发上千余次。村里几乎每个老人他都给理过发。在和睦村,每月农历的23日他们夫妻俩的义务理发已成了老人和他们的一种习惯。“给老人们理发,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李水平笑着说。
李水平自己生活很简朴,说是紧衣缩食一点都不为过,孩子想买双好一点的球鞋他都不给,但多年来一直坚持向黄大军等3名重度尘肺病人捐赠钱物。到了年节,他还会提上粮油米面来看望看望、返乡后也会上门去唠家常、谈里短,为他们排忧解难。从物质到精神,李水平始终尽全力让这些尘肺病人过得更好,让他们重拾希望。
“赤子丹心一片,桑梓情怀不改。”在李水平看来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常怀感恩之心来做人做事,为家乡为乡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他最大的享受和乐趣。(王杰 刘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