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育,绽放民族团结之花——省政协民宗委“加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调研专题报道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关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事关民族融合和民族复兴。
(资料图)
5月22日至24日,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组织委员、专家到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和西安市,围绕“加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议题开展专题调研。
制度建设、教育管理……
这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研工作,调研组在出发前组织召开了“加强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情况通报会。大家表示,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责任重大。
调研组走进西藏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政法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与校领导班子和师生亲切交谈,详细了解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经验和困难,积极建言献策。
近年来,我省高校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制度建设、教育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在课程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调研组发现,各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多门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相关的通识选修课,各类课程也从不同方面涉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但都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同时,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尚未形成合力。
课程、师资、就业率……
多措并举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做好课程教材和师资的保障工作尤为重要。”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马万清说。
马万清建议,国家部委应在课程设置、教材审定和著作出版上加大支持力度,明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必修课。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队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的认识水平和育人能力,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师资储备。
“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体制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电信学部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王伟说。
王伟建议,高校在对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培训中,不能仅限于统战系统和学工系统的干部教师,应引导所有党员干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应加大力度培养和关心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在学校统战干部的配备上增加人力和物力投入。
西藏民族大学大三藏族学生扎西确杰所在的班级只有2名藏族学生,刚入校时总担心和其他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产生隔阂。得知情况后,辅导员及时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参加学校活动和学生组织,还让我们在学生组织中担任国护队队长和服务部部长,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温暖和关心。”扎西确杰说。
调研组在座谈交流中发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率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对此,省政协委员、西安悦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涌建议,政府和高校应在少数民族学生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多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走出去的机会,利用支教、学习、交流等方式,增加学生就业自信和经验。要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增加针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实习和实训岗位,缓解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就业慢问题。
各界导报记者 殷博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