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姚二曼 见习记者 陈墨怡
核心提示
刘二露卖过土鸡蛋、蜂蜜、槐花、核桃油,还有草编……翻开她的微信圈、抖音号,一条条宣传视频,都是她笑脸盈盈地在展示产品。自驻村以来,刘二露制作了上百条视频,基本上都是乡村劳动的场景或者是当地产的农副产品,最多的一条点击量有25万余次。她说:“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生活,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9日一大早,刘二露把参加中考的女儿送到考点后,又马不停蹄赶到塬上卖瓜去了。
“因为西瓜刚开园,想在端午节把头茬瓜都卖出去,赶个好价钱。”刘二露不是瓜农,而是临渭区发改局派驻阳郭镇阳光社区的驻村第一书记,她卖的是社区集体经济产业园的西瓜。
这是刘二露卖瓜的第二年,第一年她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卖瓜,还通过微信、抖音平台卖西瓜,今年的客户除了部分是回头客,还增加了不少线上的粉丝。
“行行,我就在瓜园里,你来。”
“要多少箱,328箱,好,现在就摘……”
从6月18日开园之后,刘二露的手机就响个不停。
“这女子是真能干,去年产业园两万多斤的甜瓜基本都是她销售出去的。”阳光社区党总支书记潘文龙打趣地说,刚来的时候,村干部都不看好她,觉得这个女娃能干啥,就是来走走过程。
“后来证明,我们真是小看她了。”潘文龙说,前几年社区集体经济的大棚效益不好,村干部都没信心干了。2021年冬天刘二露来了以后,重新核算成本,压缩不必要的开支,科学管理提高品质,去年甜瓜收入非常可观,一斤多卖了三四块钱。
刘二露卖货在社区出了名,凡是走村入户碰到好的农副产品,她都想着办法帮助销售。
今年3月白蒿采摘季节,刘二露无意间了解到,村民自己卖只能卖3块钱,而卖给电商企业一斤可以卖到6块钱。
刘二露联系好收购的电商企业后,以一斤6块钱的价格在社区办公点支摊收购。当天就收购了70斤,她连夜开车拉到收购点代销。第二天人家打电话说不收了,后来了解到,原来收购是有严格标准的。
“随后我们村干部和驻村人员10人加班加点分拣,符合标准了再送过去。”刘二露笑着说,“把大家都累坏了,虽然量不大,但让群众能多挣一点是一点。”
除了白蒿,刘二露还卖过土鸡蛋、蜂蜜、槐花、核桃油,还有草编……翻开她的微信圈、抖音号,一条条宣传视频,都是她笑脸盈盈地在展示产品。自从驻村以后,刘二露制作了上百条视频,基本上都是乡村劳动的场景或者是当地产的农副产品,最多的一条点击量有25万余次。
“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乡村生活、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刘二露告诉记者,阳光社区是一个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社区,涵盖了阳郭镇80%以上的村,这边多是坡地,发展经济作物的效益低,周边无大型企业,群众收入渠道受限,解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7月,在临渭区发改局和阳郭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二露将百富草编合作社引进到社区。
“阳郭镇草编历史悠久,塬上人基本都会掐辫子,可这种初加工的一把辫子卖不到3块钱。”刘二露告诉记者,现在草编吸纳的固定工人有10余名,还带动社区300余名群众从事草编。
“让这里的群众富起来,就是我们干工作的目标。最近社区内的‘零工驿站’刚刚入驻,红色直播间也开播了,今年还打算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等。”谈起未来发展,刘二露深感肩上胆子不轻,但却充满信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