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926期】
(资料图片)
“软件部署测试完毕,诊断环境建立完毕......”7月24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机房里,一场紧张有序的接星管理正在进行。4名科技人员紧盯屏幕,手指快速敲击键盘,随着卫星早期管理状态评估的完成,某型号新星正式转入长期运行管理模式。
卫星快速接管是指在接到发射通报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快速建立任务环境并接管新发射卫星,使卫星发射入轨后尽早开展业务上注、载荷应用和在轨测试,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长期运行管理稳定状态,以便交付用户使用。
前台人员进行轨道控制
随着航天发射密度逐渐增大,在轨卫星发射数量日益增多,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新星接管的能力水平面临着更大挑战。为加速提升大数量卫星快速接管能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不断优化接星流程、模式,更新接星方案,努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大数量卫星管理要求的“牧星”国家队。
走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监控大厅,遥测操作手刘鹏正在进行轨道数据上注,完成新星例行轨道控制。“通过卫星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中心前台逐渐由综合监控向综合操控转变。”刘鹏介绍道,“随着例行操控工作不断前移,后台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早期准备工作之中,分工更加合理,职能更加明晰。”
刘鹏进行数据上注
据了解,着眼接管新星数量激增的实际,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任务早期阶段,将成熟型号、同系列平台的卫星诸如计划编排、例行轨道控制等运维性操控事件,由后台建立好任务状态直接移交前台管理,即从传统的串行管控方式,形成向前台切片批处理、自动化方式进行,最大化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提高卫星接管效率和质量。
对于前台操控而言,后台准备是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接星分析评估与早期准备的主体,后台人员承担着卫星长管要求制定、长管状态建立、平台试验鉴定等重要工作,直接决定了卫星后续在轨管理有无依据可循、能否平稳安全运行、载荷任务能否顺利实施,是新星快速接管的工作重难点。
为此,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从优化接星流程出发,在例如一箭多星发射入轨等任务中,稳慎考虑人力资源、工作方法等方面因素,创造性提出“批量处理”的工作模式,缩短新星接管时间,提高新星接管效费比。
“对于批量化同平台的卫星接管,后台按照环境批量部署、状态批量搭建、遥控作业批量输出、运维工作批量交接的方式,以流程化、自动化方式进行快速复制,大大减少了接星工作量。”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后台工程师宁小娟告诉笔者。
后台人员进行状态建立
截至目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作为我国最大的在轨卫星管理中心,共管理各类在轨卫星300余颗,而接星数目正在逐年大幅度增加。因此,新星接管的流程、速度、效率和质量成为衡量管星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卫星管理的重要基础。
后续,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通过梳理新星接管工作内容和当前卫星在轨管理现状,继续深入研究大数量卫星快速接管背景下接星流程和模式的优化,加速提升卫星接管能力,为后续大型星座组网等重要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