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广州的艺术家江衡,2023年9月9日将在西安崔振宽美术馆推出《“花无期·春常在”江衡个展》。该展由西安崔振宽美术馆、西安市水墨长安艺术博物馆主办,上海艺术所登协办,策展人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理论家杨卫,学术主持由西安美术学院博导,理论家彭德担任。展览呈现江衡三个时期的系列作品,包括“花开花落”“物语”和“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作品涉及综合绘画和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展览持续至10月7日。
(资料图)
江衡·《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5》作品手稿 30cm×20cm·纸本·2023年。
在策展人杨卫看来,江衡是一位极其敏感的艺术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参与“卡通一代”艺术潮流,表现出了介入现实和前沿文化问题的极大热情。那时候,江衡就开始关注流行文化,尤其关注流行文化带来的生存异化现象,如目不暇接的商业符号,肆意横行的卡通形象等。作品多是以物攻物、借力打力,具有强烈的游戏意味和戏谑色彩。
进入新世纪后,江衡的创作延续了之前的艺术观念,但在创作方法上,则由对流行文化的符号摄取,转向了对科技手段和媒介材料的挖掘与探索。这一方法论的转变,不仅深化了江衡的艺术观念,同时也解放了江衡,使他可以借助于不同的科技手段和媒介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因此,江衡后来的创作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前沿意识,虽然题材仍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元素为主,但语言形态却呈现出了多元并举的丰富性。
《花有期·春不误 No.4》60x50cm ,布上油画,2023年 ,江衡。
《花有期·春不误No.3》60x50cm, 布上油画, 2023年 ,江衡。
在江衡创作的作品中,有几组彼此关联的绘画,把对科技手段的运用和物质材料的挖掘,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是《花开花落》系列作品,江衡在这批作品中借助现代数码技术将像素放大,极力刻画了玩偶等物体的光鲜质感,以及花瓣层层翻折的隐秘细节,使一些完全不同属性的物质,在技术的统筹下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江衡通过以物攻物的方式,混淆真假问题的同时,唤醒人们对存在本身的思考。
《物语NO.3》40x50cm ,布上油画 ,2022年,江衡。
被江衡命名为“假发”系列的作品,源于玩偶形象。正是玩偶头上丝丝如缕的假发,其特殊的人造质感,引发了江衡对人类文明的思考。他联想到假发作为一种弥补缺失的手段,被逐渐转换成一种审美装饰物,其中隐含的真假难辨的因素,可以折射人类自我异化的过程。于是,江衡把假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从原来的实用功能中抽象出来,并再次借数码技术加以提炼。当假发被江衡转换成艺术语言之后,就像油画的笔触、水墨的皴法一样,从表现方式上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这进一步延展了江衡的艺术观念,即在一个网络普及、信息爆炸的世界,到底是存在更真实,还是语言更真实?江衡用他创作的“假发”系列作品,对这个问题给出了丰富的视觉联想。
《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8》,135x120x10cm ,进口木板10层 丙烯 铅笔 油画布 ,2023年 。
《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2》,80x80x8cm ,进口木板10层 , 丙烯 铅笔 油画布 ,2023年,江衡。
江衡近几年来创作的《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系列作品,是《花开花落》等一系列作品中像素线索的延续。如果说江衡的《花开花落》系列仍在叙事,即通过新的技术手段讲述一个“花无期,春常在”的古老话题,那么,《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则是将这个话题内化成了一种自在的语言系统。在这个语言系统里,现实社会中的所有一切,都被不断放大的像素所肢解,直至化为乌有。显然,江衡是想借这些作品揭示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即自然之花总会凋谢,但艺术之花常青。
江衡·《我把身体分成像素碎片分给你NO.15》作品手稿, 30cm×20cm·纸本·2023年。
艺术家江衡。周赛兰摄
艺术家江衡,现任教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2年,其代表作《亚洲之爱—蝴蝶飘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收藏,这是该组织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2022年,江衡获得意大利“老桥奖”杰出艺术家创作奖。其创作实践涉及装置、影像、绘画、摄影、多媒体等多种艺术样式,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广泛收藏。江衡的艺术创作以历史文化为支点贯穿到不同的当代文化领域,并策划组织当代文化领域的各项活动。
南都记者 刘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