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学科联合为一名出生仅2天的先心病患儿成功实施大动脉调转术及冠状动脉移植术,再一次突破手术禁忌,挑战生命极限,创造生命奇迹。
8月底,胎龄40周的小宝(化名)在甘肃省某县医院终于和父母见面了,然而,出生时的喜悦很快被担心和不安取代,小宝出生3小时后发现紫绀缺氧转入当地市医院,因病情复杂,虽经积极救治,但小宝病情仍然在进一步恶化,小小的生命面临死神威胁,家长不甘放弃,慕名来到交大一附院。
【资料图】
患儿入院时仅出生28小时,入院后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心外科闫炀主任团队、麻醉手术部王强主任团队、儿科周熙惠主任团队及心内科王顺教授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小宝被诊断为室间隔完整的完全型大动脉转位,通俗的讲就是主动脉和肺动脉完全长反了,很容易造成患儿严重缺氧,必须尽快实施大动脉调转术,同时实施冠状动脉移植术,挽救患儿的生命。
病情就是命令!心脏超声医师在小宝入院后第一时间来到NICU,进行床旁超声诊断,NICU医护先心团队24小时精准治疗和护理,保障内环境和循环稳定,通过药物改善心脏功能,做好手术准备,心外科团队同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
8月30日一早,小宝被推进手术室进行手术。出生仅2天的患儿心脏仅有鸽子蛋大小,在如此小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对外科医生的技能要求非常之高,术中需要把心脏上两根长反的主动脉和肺动脉调换位置,还要把2毫米细的冠状动脉转移到新建主动脉上,修补缺损的房间隔,手术难度非常大。
移植冠状动脉,不仅需要精细缝合,同时还要考虑移植后冠状动脉的角度和长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冠状动脉的牵拉、受压,给心脏造成永久性和不可逆的损伤。术中,心外科闫炀主任每一次操作都屏住呼吸,全神贯注。游离和吻合细小的冠脉、分离动脉、重建血管、修补缺损......每一次操作就如同在针尖刻字,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由于手术必须在患儿深低温停循环的状态下进行,术中患儿全身体温降低,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用低流量血供保证大脑不受损,同时还要保证术后心脏复温复跳,新生儿医师和麻醉师术中全程为患儿提供呼吸支持和生命体征监测和管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经过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手术顺利完成,幼小心脏复跳的那一刻,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术后,患儿被立即送入儿科新生儿病区。在周熙惠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宝先后闯过了肺动脉高压、毛细血管渗漏、肺部感染、水肿、胸腔积液、少尿等一系列难关,经过一个月的日夜守护,小宝于9月29日康复出院,临行前家属激动地向医护人员献上锦旗。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发生率在存活新生儿中约为1%,其中1/4至1/3为重症先心病,幸存者在其生长发育各年龄阶段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若不及时治疗,最终将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甚至危及生命。据医学数据统计,目前先心病在婴儿死亡原因中已占第2至第4位。
据周熙惠主任介绍,仅今年8~10月两个月的时间,交大一附院先后收治了8例复杂性先天心脏病患儿,最大的11个月,最小的仅出生2天,其中有5例患儿为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难度极高。此例出生仅2天先心病患儿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交大一附院心脏外科、小儿麻醉和新生儿重症救治技术的区域领先地位,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复杂、危重症先心病患儿的救治带来新的希望,也体现了交大一附院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的使命担当。
编 辑:王美英
责任编辑:庞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