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川县一家果业公司的直播间内,工作人员直播销售苹果。新华社记者邵瑞 摄
□ 记者 干雄焱 刘彦
(资料图)
金秋十月,陕北大地晴空如洗,山峦绚烂,田野处处糜香谷黄、菜绿果红,农户们忙碌不停,满脸都是丰收的喜悦。
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延安农民正挑着“金扁担”过上了好日子。
01
“飞天苹果”致富果
10月21日,洛川县槐柏镇洼里村果农路红珍看着果园内刚摘下的最后一箱苹果被装车拉走,不由得发出感慨:“我们的‘飞天苹果’价格好,不愁卖。”
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当天,飞船里面就载有包括路红珍在内的果农们种出的延安苹果。
其实,这是延安苹果第三次“飞天”。早在2021年6月和10月,延安苹果就先后搭载神州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期间必备的新鲜水果,打破了中国航天员只能吃冻干水果的历史。
延安苹果为什么能三上太空?追根溯源,好苹果是种出来的。
“从苹果开花到下树采摘,一个苹果要经过疏花、疏果、套袋、脱袋、转果等12道工序,生长全程享受保姆式服务。”果农袁新全所说的“保姆式服务”是延安苹果精细化管理的标配。
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说,近年来,延安持续推进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推广果园种草覆盖、“豆菜轮茬”、“果畜沼”生态循环、绿色防控技术,坚持走绿色高品质发展之路,苹果的生产水平和质量走在全国前列。
承担“飞天苹果”供应任务的延安华圣现代农业集团副总经理姚祖斌说,太空环境复杂,每一颗“飞天苹果”都是从延安的高标准苹果示范园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
延安苹果,航天标准。不仅航天员吃的“飞天苹果”是航天标准,延安果农正在用“航天标准”为全世界消费者种出更多“飞天苹果”。
“只要用手机扫一扫,这一盒苹果的生产运输等信息都会在手机上显示得清清楚楚。”在第十四届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上,集防伪溯源物联为一体的智慧苹果包装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我们建立农业投入品一维码追溯、生产过程动态追溯、产品检出二维码追溯三大追溯体系,实现苹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追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路树国说。
百棵苹果树,能富一户农。航天标准让延安“飞天苹果”进一步成为了果农的致富果、幸福果。
“我家总共有12亩苹果,4亩4年树龄果园,亩产2000公斤,8亩3年树龄果园,亩产1000公斤,苹果价格好,一共卖了26万元。”路红珍说,这周内他就能拿到今年卖苹果的全部收入。
02
“数商兴农”四季丰
“老马,货装好了没?”“好了。”“好了咱就发车。”
这是10月15日发生在果农马文昌家果园里的一段对话。中国邮政宝塔分公司东关揽投部揽投员刘涛开着快递车走进马文昌的果园来拉货。
坐在果园里卖苹果是果农的最大期盼。随着“快递进村”工程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延安农产品乘着电商销售的翅膀实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的自由飞奔。
“在果园里就把苹果卖了,每天发货二三十件,发往全国各地,这些全部卖完能卖300多万元。”马文昌说。
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流量成了新农资。
在宝塔区万花山镇徐寨村,辣椒种植户王东利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不仅高于市场价格卖完了自家的全部辣椒,还帮周边种植户销售瓜菜等农副产品。“卖得特别快,根本满足不了顾客需求。”王东利说,通过直播带货,他一年可以销售农副产品达到30余万元,互联网“快车”让农产品走得更广更远,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当前正是大棚蔬果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吴起县长城镇双湾涧村,手机作为新农具,不仅是直播带货的必需品,更是大棚种植管理的好帮手。种植户们通过手机APP直接“掌控”大棚内外实时温度、湿度等,在手机上一键操作,便可实现棚内自动浇水施肥,开展大棚种植精细化管理,田间地头充满了浓浓的“数字化”味道,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慧便捷。
吴起县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中心副主任贺炳杰说,今年以来,在“数字乡村”的驱动下,吴起县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目前,该县双湾涧20个大棚、张湾子28个大棚、丈方台2个大棚智能化设备已全部建设投运,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让农业产业发展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管得好”,让农民增收实现月月有增、四季丰收。
03
“藏粮于技”粮满仓
“我们杨畔村今年总共种植杂粮面积1957亩,其中光谷子种植面积698亩,亩产400余公斤。”志丹县保安街道杨畔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平说,小杂粮种植是杨畔村除苹果产业外的又一主导产业,这几年村上和志丹县小杂粮加工基地及县城的石磨坊合作愉快,农民的杂粮完全不愁销售,每年光小杂粮这一项就能增收五六十万元,切切实实地增加了村民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为农田注入硬核生产力,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姚贵军说,今年延安市把小杂粮纳入农业产业四条主导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发展培育,全市小杂粮生产更加注重品种的选择,把品质好、产量高、抗性好的品种推广给农民种植;更加注重抓基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抓技术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全生长周期为小杂粮生产保驾护航。
位于安塞区沿河湾镇的延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401亩,实际建成投运367亩,基地分为3个板块,分别是设施农业示范区、大田作物示范区和试验示范服务区。“在整个示范基地,我们每年开展小杂粮,包括谷子、糜子、荞麦、玉米、马铃薯、大豆等大宗作物的试验示范,年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试验示范几百项,为全市粮食作物的品种引进和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姚贵军说,基地开展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示范,为全市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吴起县周湾镇的种植户雷鸣华,今年就在他的一块粮食基地上实施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天的时候我心里还在打鼓,怕大豆抢了玉米的营养,担心玉米植株减少会影响亩产。现在看来,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按照这种科学方法种植,收成确实能更好。”雷鸣华说,今年他的种植基地里,玉米亩产600公斤以上,每亩地还能多产出100多公斤大豆。
藏粮于技,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牢牢端住“延安饭碗”。今年延安共播种粮食作物226.4万亩,据测产评估,粮食总产量有望达到73万吨以上。
关键词: 苹果_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