鹮美天下他功不可没
(资料图)
于晓平,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以朱鹮为主的鸟类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国鸟类学会荣誉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机场鸟击防范专家组成员,朱鹮保护研究创新联盟专家组成员,中国野生动物及产品经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动物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易科泰无人机生态遥测研究中心主任。
“朱鹮生态学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朱鹮拯救与保护”项目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朱鹮拯救与保护”项目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荣获“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先进个人”称号
......
这些诸多的荣誉,都是于晓平在拯救朱鹮到朱鹮涅槃重生的关键时刻,用智慧和一往无前的努力,成就了朱鹮保护领域的每一步前进。
从1986年开始,于晓平就扎身在了朱鹮的发现地洋县姚家沟,和当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人员一起开启了长期的朱鹮野外保护研究。风餐露宿,风雨无阻,已经是这位科研工作者无暇顾及的日常。十多年的苦心研究与保护,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拯救之路。终于在2000年的时候,朱鹮野生种群首次突破100只,濒危等级由极危降为濒危。
“极危降为濒危,这个结果给我们以后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鼓舞。”余小平激动地说。
所有的安排似乎在等待一个重大的发展。随着人工繁育朱鹮技术的逐渐成熟,为确保朱鹮种群更加稳固,他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的委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朱鹮野化放飞的可行性调查,开始了中国朱鹮野化放飞工作的研究。
“当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的专家组对陕西朱鹮的历史分布区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中国首个野化放飞点—宁陕。一切的问题从来都没有唯一和不变的答案。宁陕朱鹮野化放飞成功,让朱鹮回归自然,对于朱鹮是一种挑战,对保护工作无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晓平说。
就这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工作,于晓平又长期驻守宁陕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开展朱鹮的野外保护研究。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宁陕野外放飞的这一种群成为了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稳定增长的野化种群。
“朱鹮野化放飞种群的研究与保护”对于于晓平来讲,就是坚持做这一件事情,做好这一件事情。他先后主持了周至楼观台、铜川耀州区、千湖湿地公园、华阴县、旬邑县、南泥湾、蓝田县朱鹮野化放飞可行性调查并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为所有的朱鹮野化放飞种群的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完成《陕西朱鹮野化放飞工程总体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2021年参与编写朱鹮保护蓝皮书,总结了40年的朱鹮保护研究成果。
岁月不居,研究不辍。据不完全统计,近四十年来,于小平共主持参与科研项目达50余项。其中有关朱鹮保护研究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出生扩散研究(31172103)”“阿利效应对陕西宁陕朱鹮再引入种群的影响(31572282)”“异质景观条件下朱鹮再引入种群的繁殖扩散研究(31872245)”“再引入朱鹮的集合种群动态及其对破碎化景观的响应机制”(32270541)和“朱鹮数量调查”“陕西朱鹮再引入潜在释放地调查与评估”“陕西朱鹮再引入种群天敌危害状况调查与保护对策探讨”等诸多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及报告30部。
或许我们未必真正明白这些成果给朱鹮保护带来多大的影响,也无法评估他所付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坚信,这些不一定被看懂的成果,一点点改变着朱鹮的未来。或许所有的探索与研究结束时,都是物归初始,都是此景初识,但他依然站在朱鹮保护的科技前沿,不断地探索与研究。
来源|省林业信息宣传中心
作者|韩莹
审核|赵侠
监制|赵侠
制作|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