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华商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陕西省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加快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医改取得积极成效。
建章立制 打通医改堵点难点
(资料图片)
首先,健全医改推进机制,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等政策文件,明晰下阶段医改工作路径;省医改领导小组印发《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案》,建立13方面32项监测指标体系和点评调度制度;财政、人社、医保、教育、编办等省级部门制定印发公立医院投入机制及债务化解、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完善医保支付、巩固提升待遇保障水平、加强基层医学人才培养、机构编制管理等6个专项方案,进一步打通医改堵点难点。
公立医院这项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区域卫生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布局和数量,有效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严禁违规举债建设。强化政府办医责任,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六项投入,财政补助收入占公立医院总支出的比重达到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公立医院债务化解,全省308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已完成债务化解额度锁定,市县政府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长期债务纳入政府化债范围,“一院一策”逐医院制定化债方案。
编制人事薪酬改革持续深化。设立全省事业单位人才周转编制池,实行“总量控制、计划申请、动态流转、循环使用、人走编收、空编置换”的管理方式,盘活各级卫生机构编制资源。优化编制使用管理方式,利用省级现有空缺编制,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核增差额事业编制260名,为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咸院区核增差额事业编制464名。
推动西安交大一附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布局,打造医疗高峰高地。全力推动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积极争取榆林、杨凌、汉中、延安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类),做好12个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工作。
新建公有产权卫生室1082个,211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和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服务有效保障。全省13434个村(居)民委员会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覆盖率达到68%。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动西安、宝鸡、延安、汉中4个国家城市医疗联合体试点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目前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达到49个,覆盖全省50%以上县区。在眉县、宁强、汉阴、石泉、西乡、子洲6个县开展“总额预算、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省级试点,为医共体全面实现总额预算探索经验。
协同推动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今年以来,先后跟进落实第六、七批国家组织药品和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目前陕西省集采药品通用名数已达到453种,超额完成国家年度目标任务100种以上,持续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牵头组织16省(区、兵团)省际联盟口腔正畸托槽集采工作,将于12月17日组织现场议价并产生拟中选结果。积极参与其他省份组织的口腔种植体、心脏介入类、电生理、肝功能生化、弹簧圈、人工耳蜗等6类医用耗材,以及中成药、未过评药品的联盟集采工作,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基层医疗机构 增编制提补贴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倾斜支持政策,今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内计划招聘8048人,其中,县及县以下招聘4800人(含定向招聘2000人),同比增加105%。印发《关于调整我省曾正式受聘在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工作过人员工龄补助标准的通知》,从今年1月1日起,工龄每满一年每月工龄补助由7.7元增加到8.02元。
坚持因地施策,加大精准招聘力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给予政策倾斜支持,放宽招聘条件,优化招聘程序,促进医疗卫生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及时补充公共卫生、全科医学等急需紧缺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力量,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3200多人。
落实“两个同等对待”招聘政策,继续实施每年2000人的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定向招聘工作,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艰苦边远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工作人员降低招聘门槛,放宽年龄、学历要求,不设置笔试开考比例、划定成绩合格线。划出一定数量岗位面向本县、本市或周边县市户籍或生源报考。招聘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特殊医学专业人才,简化面试、考察等方式精准招聘。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和服务期满的特岗全科医生,直接办理聘用手续。
华商报记者 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