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李士达《岁朝村庆图》故宫博物院
01
◆ ◆ ◆◆
(资料图片)
美食美器·收获节日美好
◆ ◆ ◆◆
“在大碗里拌好佐料——酱油,香油,料酒,大量的香菜,羊肉切成片,用长筷子摊平了烤。烤着的肉带柴木清香;上面的汤卤肉屑又可填入缝中,增加了烤炙的焦香......”
描绘起吃来,下笔如有“味”的汪曾祺先生简直能用文字做上一桌好菜。
正如汪老文章中所写,天冷了,人们总想吃点暖融融、美滋滋的食物。
熨帖胃口的美食备好了,更少不了给美食锦上添花的美器!使用精巧合度的食器是对食材的尊重,也对食事的用心。
观复「华蝶焕彩团蝶纹对碗」,彩蝶翻飞,栩栩如生,色彩绚丽,喜气洋洋,为餐桌增加不少趣味。
设计巧妙的观复「青花君子六艺碗」。碗体以“礼、乐、射、御、书”五字装饰,“数”字位于碗心。取君子六艺之意。青花绰约,寓意文雅。
好的餐具与食物搭配在一起十分和谐,又不会夺走美食本身的光彩。
观复「耀州窑牡丹纹套碗」通体施青釉,翠色欲滴,盛装食物简约雅致,古朴干净。
大小各一的套碗,造型口沿微撇,与外壁过渡自然,整体呈现敦稳庄重之态。放置时更稳,端起时防烫,很适合家中日常使用。
餐桌上的美器,是平凡生活里小小的仪式感。品尝美味的同时,好看的餐具也在为食物加分。更多观复餐瓷系列正在年末优惠中,可进入商城查看详情。
02
◆ ◆ ◆◆
暗香浮动·涤秽清心
◆ ◆ ◆◆
雨后初晴的森林,浪花迭起的海岸,清晨的柠檬园,傍晚的咖啡店……如果要在脑海重建上述地点,除了声音、画面,还有一个元素能轻易将你带回某个特定场景,那就是气味。
人的“五感”中,嗅觉与情绪的关系最为紧密。甚至在我们还未意识到之前,气味就可以唤起我们的记忆,带给我们某种情绪。
美好的气味通常令人心情愉悦,这或许也是自古以来,雅致生活都绕不开几缕香气的原因之一。
而室外冷风凛冽,闻香更是营造冬日室内好氛围的绝佳选择。
无论是合香挂饰,还是燃香熏香,都能给人带来焕然一新的嗅觉感受。
03
◆ ◆ ◆◆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 ◆◆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出自陆羽的《茶经》。
本质为植物的茶,其滋味最原始的不同,是土壤、阳光、雨水……赋予的。
梁实秋先生在《喝茶》中写过这么一句话:“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在中国,大概除了白水外,就再没有比“茶”普适性更高的饮品了。
茶道、茶学、茶艺、茶禅......人们透过“人间草木之茶”静思人生哲理。而极渴后端起茶杯海饮,亦是茶作为一种饮品很爽快的喝法。
饮茶,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朴实本真”。
闲适悠哉之时,顶适合慢饮几口热茶。
无论是两人对饮,还是三五友人雅聚,亦或是独坐在冬日暖阳里自斟自饮,茶,都是轻松易得的天然滋味。
04
◆ ◆ ◆◆
大吉大利·诸事顺遂
◆ ◆ ◆◆
在寺院、在博物馆、在家祠,亦或设在自己家中的小佛堂,每尊佛像所处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或喧闹,或静谧;或开阔,或偏安一隅。
但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一尊佛像却往往能不动声色地影响,甚至改变周边的氛围——或使其和乐,或使其平静,或使其庄严,亦或使其自在。
这大概就是佛像本身所具有的气质。
唐代玄奘翻译的《般若心经》(简称《心经》)中,经文的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佛教故事中,观音常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形象出现。
这也是凝望观音时,许多人收获静思与感悟的原因。
“悟道处处是幸福,觉悟心中妙智慧”。
有一句很知名的禅语叫“活在当下”。把每一天当成新的一天。把所遇到的人和事,都当成第一次接触。
生命便因此有了一种强烈的、初生的张力。如孩童般,天真纯粹,怡然自得。
「佛家心语系列小沙弥石塑」欢喜、纯真、希望、祈福、筑梦、自在。佛教中,将年龄不足20岁的出家男子称为沙弥。通俗来讲,小沙弥便是小和尚。年少懵懂,是为青涩可爱;出家修行,是为自在清心。
小和尚怡然、纯粹、真挚。内心和乐清净,自得心意顺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