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关注:陕北“羊倌儿” 站在博物馆里传唱“非遗”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23-02-22 20:50:48

2月20日,52岁的胡俊成身着陕北特色演出服,出现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每有游客到来,胡俊成就会亮开嗓子,给大伙儿唱上几句地道的陕北民歌,陕北人的淳朴和热情全都在歌声里。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是国内目前内容最丰富、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专题民歌博物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从设计到展陈,全是浓浓的陕北味儿。陕北籍歌手现场演绎的一段段民歌,总能和参观者形成互动,让大家沉浸式体验到陕北民歌的魅力。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的陕北民歌博物馆。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一首《脚夫调》 无数传歌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年过五旬的胡俊成是陕西榆林人,也是当地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时放羊,后来种地,家里的40多头羊和几亩地,曾是他日常生活的全部。放羊、种地的时候,胡俊成喜欢唱歌,《脚夫调》是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首。两年前,他凭借着《脚夫调》通过了陕北民歌博物馆面试,成为馆里的一位歌手。每天早上开馆前,胡俊成会和馆内其他歌手一起,换上演出服、化好妆,在固定点位等候,配合讲解员为参观者演唱经典民歌。对于每天要唱多少次,转几次场,他也说不上来。“每当唱起《东方红》、《信天游》等这些歌曲时,很多游客都会跟着我们合唱。”胡俊成操持着一口浓浓的陕西话,言语间满是对这份工作的喜爱。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52岁的胡俊成身着陕北特色演出服,为观众演唱地道的陕北民歌。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陕北民歌博物馆讲解员侯欣余告诉记者,陕北民歌高亢粗犷、质朴率真而又委婉悠扬,主要有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共两万七千余首。2008年,陕北民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观众在博物馆里沉浸式体验陕北民歌的现场演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博物馆的演员现场演唱陕北民歌。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据侯欣余讲述,“过去陕北很多地方的日常生活交流,都要靠人赶着‘牲灵’驮运,这些人被称为‘脚夫’‘脚户’‘赶脚的’。他们经年累月行走在深沟野滩,形影孤单,唱歌就成了他们解闷的方式。这些歌,有自编的,也有听来的,无数默默无闻的‘脚夫’们,因此不但成了传歌的人,也成了才华横溢的作歌人。陕北民歌的许多优秀曲目都是他们唱出来的。《脚夫调》正是反映‘脚夫’生活的一首佳作。”

八大展区 九项国家级非遗汇聚

陕北民歌是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是中国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一直风行于黄土高坡,书写着一辈又一辈陕北人的思想感情、劳动生活、爱情婚姻、民风民俗。据了解,陕北民歌博物馆目前设有《千年老根黄土里埋》传统陕北民歌展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革命历史陕北民歌展区、《满天星星一颗颗明》建国初期陕北民歌展区、《信天游永世唱不完》新时期陕北民歌展区,《陕北民间音乐艺术专题展区》、《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尾厅及临时展区等八大板块,现有陕北民间音乐文化相关的珍贵图书、手稿、影音资料等藏品5636件(组),全面展示了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

陕北民歌博物馆里,展示的油画作品《走西口》。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展示着榆林小曲、陕北秧歌、唢呐艺术、二人台等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博物馆里唱歌,原生态歌手胡俊成有了稳定收入,同时还能传承家乡的非遗文化,和馆里的其他歌手一样,他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全都唱进了歌里。

观众近距离观看榆林小曲传承人梁梅老师演唱榆林小曲《张生戏莺莺》。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黄土高原上一座文化新地标

2023年1月底,文旅部公布通过验收的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列位其中,而陕北民歌博物馆正是当地政府加快“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展现文化自信的重大工程项目之一。数据显示,自2018年5月陕北民歌博物馆建成后,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显然,陕北民歌博物馆已经成为黄土高原上一座文化新地标。

用蜡像雕塑展示陕北民歌演唱的情景。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在旅游发展中,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和空间,保障传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传承群体参与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条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据统计,榆林现建成市级非遗综合展馆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民歌专题博物馆1个,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12个,非遗专题馆23个,县级以上非遗传习所、传承基地94个。这些展馆场所正成为全市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有力保障。

《通知》要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陕北民歌博物馆有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未来会继续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摸索实践,为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提供借鉴。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天天关注:陕北“羊倌儿” 站在博物馆里传唱“非遗”

天天关注:陕北“羊倌儿” 站在博物馆里传唱“非

2月20日,52岁的胡俊成身着陕北特色演出服,出现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每有游客到来,胡俊成就会亮开...更多

2023-02-22 20:50:48
当前播报:GDP登顶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市,煤城榆林如何“熨平”能源周期

当前播报:GDP登顶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市,煤城榆林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凌晨西安报道得益于能源行业高景气度周期,煤城榆林再度“逆袭”。数据显示,202...更多

2023-02-22 20:59:40
开学季丨交警进校园 共撑平安伞

开学季丨交警进校园 共撑平安伞

据吴忠交警:交警进校园trong>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 交通安全 为了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最大限度...更多

2023-02-22 20:55:58
世界微速讯:陕西神木男子醉驾连撞5车 家门口楼道睡倒

世界微速讯:陕西神木男子醉驾连撞5车 家门口楼

有人把酒言欢,有人借酒消愁,还有人“因酒获刑”,近日,陕西神木街头接连发生几起交通事故,肇事...更多

2023-02-22 21:00:35
周至县仙游寺博物馆恢复开放,参观免费:天天观察

周至县仙游寺博物馆恢复开放,参观免费:天天观察

2月21日,周至县仙游寺博物馆恢复开放,公众参观免费。仙游寺位于周至县城南15公里的黑水河畔,是关...更多

2023-02-22 20:58:17
世界信息: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观定位

世界信息:陕西清平堡遗址考古明确长城修建时的主

2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陕西清平堡遗址发现民居与商铺等遗迹,并出土大量...更多

2023-02-22 20:03:52
世界热门:市监局回应巴奴火锅店18元土豆仅5片:已有执法人员正在调查处理

世界热门:市监局回应巴奴火锅店18元土豆仅5片:已

Tech星球2月22日消息,近日,巴奴火锅店内18元一份的土豆片仅5薄片的消息引发热议。一女子吐槽在赛...更多

2023-02-22 19:59:39
资讯推荐:为何吴三桂非要血洗陕西蒲城县?是为了向满清表忠心还是泄私愤?

资讯推荐:为何吴三桂非要血洗陕西蒲城县?是为了

现今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的蒲城县是一座千年古城,蒲城县始建于西周末年周宣王时期,可以说蒲城县是...更多

2023-02-22 19:57:48
封闭!禁行!西安发布重要预警

封闭!禁行!西安发布重要预警

周至生活圈温馨提示今天(2023年2月22日星期3)农历二月初三限行号码3和8天气预报周至县气象台2023...更多

2023-02-22 19:48:29
环球快播:尚村派出所好样的

环球快播:尚村派出所好样的

2月20日,尚村镇徐女士将一面印有“为人民办实事做群众贴心人”的锦旗送到周至县公安局尚村派出所,...更多

2023-02-22 19:42:40

© 2012-2020 财经快报网 版权所有

网站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

琼ICP备202200967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