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1月到现在,改造之后的汉中莲花池公园已经面向市民开放1年有余,曾经承载着汉中几代人历史记忆的公园是否依旧能找到你的回忆?
莲花池公园的“前世今生” 去年改建后吐槽颇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2017年6月暂停开放到2022年1月重启,说起汉中莲花池公园,不得不说说它的的前世今生,莲花池公园始建于1982年,原占地120多亩,其前身为明朝瑞王府后花园遗址。公园内曾经“春有垂柳映波,夏有莲花香溢,秋有鸟栖满枝,冬有腊梅吐蕊”。
当时不仅为汉中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幽雅舒适的环境。依托池塘之水,植莲、采莲于池中泛舟游玩,池中建有四面环水孤岛与岸边垂柳相互呼应,将公园主景区营造出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效果,盛夏入园,会感受到驶岸迂回,碧波荡漾荷香满塘的别样的景致。
2017年6月8日起汉中莲花池公园停止经营活动,并且暂停对游人开放。2021年11月,汉台区推进了莲花池公园提升改造,通过“拆、改、增、提”,修缮了原有建筑,重建了观景台、游园路,提升绿化体系,点亮公园夜景,直至2022年1月26日重新规划修整后开园,历时约4年之久。
现在的汉中莲花池公园,不仅面积小了许多,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和景观树木寥寥无几,既没有了“垂柳映波”,也没有“莲花香溢”,更提不上“鸟栖满枝”了。曾经的步云桥观水,留步阁赏莲,九曲桥通幽,取代而来的是生硬的水泥石子小路,新栽的小树稀稀落落。主景观荷花池清淤后明显缩小,池子里更没有了莲花,谈不上泛舟荷塘之上,满园香气袭人。没有了垂柳和竹林等大树的遮蔽,夏天走进来感受的是直挺挺的阳光暴晒,至于冬季,更找不到了当年雪落园林的一番诗韵。至于原来的娱乐设施和休闲茶庄都荡然无存,少了孩子的喧闹和本属市井的烟火气息。
许多市民直言,相比之下现在的莲花池公园更像一个“小广场”。一些80及90后的青年吐槽,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儿时的记忆。相对于老一代人,这里也没有了他们心中公园的模样。
汉中莲花池公园改建,似乎算不上成功的案例,如何找回汉中人的记忆?延续这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或许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消失的王府遗址和江南园林 汉中人的记忆哪去了?
公园曾是几代人的记忆,曾扮演社会生活的焦点,它是喧闹有烟火气,有生命力的。
史料记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朱翊钧封其第五子朱常浩封瑞王,建藩汉中。营造瑞王府,宏伟豪华的王府几乎占了汉中城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瑞王府在明朝经过二十多年修建,规模宏大,院落相连,楼台相望,亭阁错列。东连莲花池,南至现西大街,西接北教场粮库,北抵城墙基,并将北城墙向北移二十步。面积约占当时汉中城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明瑞王府后花园遗址在1982年改建为莲花池公园,1995年6月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汉中市历史文化名城纪念地。
当时,花池公园是汉中中心城区唯一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1982年的改建是在扩大莲花池公园用地的基础上,设立标志,记载原瑞王府布局位置、建筑等,尽量恢复瑞王府园林景观为主的。
曾经汉中人的“白月光”为啥没有了吸引力?
为什么曾经汉中几代人的记忆,见证这座城市40多年发展,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变得不受人待见,也没有吸引力了?问题除了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的加快等客观原因,改建后的莲花池公园缺乏生态功能,过于注重形式化,植物绿化配置不合理。同时缺少人性化设计,趣味性不强,主题定位明确模糊、设计水平欠佳等问题,才会让许多人吐槽和诟病。
和汉中莲花池公园一样,很多公园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或者七八十年代建设的,时间和年代久远,可以这些公园说是当时大时代的缩影,这是莲花池公园的优势之一,即它的历史价值。因为存在的时间较长,城市在周围环境的迅速发展,莲花池公园本来就有成熟的周围环境和长势良好的植物,一股脑挖了实在可惜。
发掘这个城市的传统文化,保护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把有特色有活力的方面在改造的城市公园景观中得到展现,让公园景观能够塑造和承载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公园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它是人们的主要社交和活动场所。当公园经过合理的改造和修缮后,它的生命痕迹能够继续延续,这样才算是保护了城市的历史文脉。
华商报记者 韩丹 姜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