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傍晚,在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刚刚结束社团课的四年级学生们正列队走出教室,孩子们还沉浸在刚才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春分立蛋、VR看大熊猫等等就足以让这些小学生叽叽喳喳讨论一阵子。而这些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
华商报独家研发的“它世界”自然探秘社团课程已走进西安多所小学,在过去一个月的课程学习中,课程以趣味性和科普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好评。它有趣又好玩,课堂上可以触摸昆虫、观察标本,课下则把课堂搬进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修复和增强亲子关系。“双减”下,它世界自然探秘社团重新定义第二课堂。
知识结合科技创新教学让孩子找回对自然的好奇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它世界”自然探秘社团课的第三节中,不仅能听到关于本土动植物生动的科普讲解,零距离触摸昆虫植物,了解动植物们独有的生存智慧,更引入了VR体验等创新教学形式。
在一节《秦岭大熊猫的与众不同》的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通过VR眼镜观察大熊猫的日常行为,身临其境地感受秦岭大熊猫的与众不同。课堂上,“它世界”自然探秘课程主讲老师、华商报资深记者宁峰,利用知识讲解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授课形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学习大熊猫的生存之道。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大熊猫的取食策略:原本是食肉动物的大熊猫为何改吃竹子?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有学生回答说,因为“环境变迁”,“食物缺乏”,也有学生回答,“大熊猫是因为傻才放弃吃肉的”。
接下来,宁峰从外貌、皮毛颜色等形态学方面讲解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的不同之处,当宁峰展示大熊猫的粪便时,课堂再次热闹了起来,通过观察大熊猫的粪便、大熊猫的掌印,学生们更全面地学习和理解了秦岭大熊猫的生存智慧。三年级学生魏语含的妈妈分享说,孩子特别喜欢自然探秘社团课,每节课回家都会把他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长。
生活中看到孩子的变化课程获得家长高度好评
四年级邵钰炜的妈妈评价说,“孩子有兴趣、喜欢,就证明老师的课程设计很合理。”她说,孩子很喜欢自然科学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每次放学都迫不及待地分享上课的新鲜事热。“上周的蛹拿回来每天都会观察,还交代我如果白天抹布干了要及时给它保湿。周末的时候发现羽化了,说今晚放学回来就要放飞。”她非常高兴看到孩子变得更爱观察更专注了。
三年级曲一文的妈妈说:“孩子在上社团课前就是自然爱好者,上了自然探秘社团课更加如鱼得水,每次上课都特别期待,觉得自己更加专业了,长大后的愿望甚至变成了当大熊猫饲养员。”
宁峰表示,这套系列课程有着强趣味性、强互动性、强科普性的课程特点,让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兴趣,同时学会观察那些近在身边的事物,课程在通过揭示动植物独特生存智慧的过程中,调动孩子们的探索欲,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倾诉欲,锻炼表达和交流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将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动植物带来的纯粹快乐,增进亲子关系。本学期,“它世界”自然探秘社团课,将走进更多小学、幼儿园,带领孩子们与自然重建联系,开启神奇的自然探秘之旅。 华商报记者 谢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