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2022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1天,位列关中地区第一,城乡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再现了天蓝水绿美景。
保护优先,夯实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了市、区县、镇办、村四级林长体系,创新了“林长+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护林员+网格员+督查员”管理模式,集中多方力量开展森林资源保护专项行动,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各级林长、管护人员守绿护绿责任,有力推动了林长制有名、有实、有责、有效,实现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多年来全市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省控指标,危险性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零发生”,筑牢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本底。
生态惠民,凝聚全民植绿爱绿共识。积极发展林业经济产业,依托退耕还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干杂果经济林产业,相继建立了以“林药、林苗、林菌”为主的林下种植和以“猪、鸡、鸭、中华蜂”为主的林下养殖产业模式,玉华宫避暑游、照金生态游、香山红叶游、药王养生游、森林乡村体验游等多维度、多层次生态旅游体系逐步成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涉及林业部分稳定在7%以上增长,人民群众在绿化家园的历程中享受着生态产品福利,凝聚起全民植绿爱绿共识。
因地制宜,科学开展国土造林绿化。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科学绿化指导意见,因地制宜抓好荒山荒坡生态治理和重点区域绿化,编制了《铜川市“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制定了《铜川市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开展了“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坚持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退则退,将建设任务细化落实到林班小班,将绿化成果落到实地、落到图斑、落到数据库,为项目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将投资计划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监管体系,日常监管直接责任单位中的监管责任人切实做到“三到现场”,严格造林技术规程,严把设计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等,确保项目质量和绿化成效。
多方筹措,加大生态治理资金投入。紧盯中省林业生态建设政策导向,结合铜川林业发展实际,建立策划一批、包装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林业生态治理项目工作机制,积极谋划了耀州区“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项目,每年争取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中央林业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以及中、省林业改革发展资金1亿元以上,全市上下持续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建设,强力推动了林业生态空间由浅绿迈向深绿。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