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发现约2400年前的“冲水马桶”
【资料图】
图为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况
NEWS
新发现
两千多年前,
已经有了“冲水厕所”?
近日,
在陕西栎阳城遗址的三号古城,
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
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厕所遗迹。
此次发现中,
两座建筑整体坐北朝南,
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
考古工作者在3号建筑基址
发现一处厕所遗迹:
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
受晚期遗存被破坏影响,
厕位上部结构不存。
2月1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表示,
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
发现的唯一一例厕所类遗存,
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刘瑞说,
在古代文献中,
有过“如厕”的记载,
但谁也没见过古代真正的厕所长什么样。
即使到了明清,
故宫里也多用的是马桶,
而非“冲水式”厕所。
刘瑞说,
发现2400年前的高等级厕所遗迹,
从侧面可以看出,
当时统治阶层对于卫生的重视。
从讲卫生能看出
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
“这个发现让我们也很惊讶。”
此前,
在栎阳城遗址考古工作中,
考古工作人员还曾在宫殿遗迹中
发现过三间浴室。
结合此次发现的“冲水式”厕所遗迹,
能够看到2400年前,
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卫生。
▲三号建筑2号排水设施
栎阳城遗址考古新发现
2022年考古工作者在对三号古城两座大型宫殿建筑遗址进行全面揭露后,第一次完整揭示出了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都城核心区重要宫殿建筑的平面形制;发现了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发现了距今约2400年的高等级“冲水式”厕所;在其中一座建筑遗址的四个角各发现一枚俗称“瓦当王”的大半圆瓦当,为解决长期以来争论未解的大半圆瓦当使用位置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另外,迄今为止还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发现了农业景观。
01
商鞅变法就在栎阳城展开
它也是大汉王朝第一个都城
秦汉栎阳城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新兴、武屯街道。据文献记载,在秦迁都咸阳之前,栎阳曾为秦都30余年,期间秦人在这里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商鞅变法就在这里展开。至秦末楚汉时期,栎阳先为塞王司马欣之都,后为汉王刘邦之都,这里也是大汉王朝的第一个都城。
20世纪80年代,栎阳城考古发现一号古城。从2012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进一步发现二号、三号古城,并确定三号古城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栎阳城,之后对其逐年开展较大面积发掘。该项工作入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号建筑清理中(东-西)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瑞介绍,2019-2020年发掘了三号古城4号至9号建筑,将临近城内北墙的“后宫”区域进行了完整揭露。2021年因新冠疫情影响,年底田野考古清理到西汉地层后被迫停止。2022年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对三号古城编号为3号、11号的两座建筑进行了全面揭露。
02
3号建筑四个角发现大半圆瓦当
这是首次找到其准确位置
3号建筑位于发掘区西侧,整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
宫殿台基呈曲尺形。台阶周壁局部发现有墙皮残留,面为白灰抹平,有火烧痕迹。
台基周缘设置有19个壁柱,壁柱间距不等,南北、东西壁柱多不对应。
台基的东北、西北、西南各设置1个登临台基的坡道。
台基东侧南、北各设置有一个台阶,对称分布,形制、规格一致。其中南边的台阶,里面是夯土,外面是空心砖。台阶四角外各有一个圆形柱洞,显示台阶上原应有建筑存在。
台基四周发现有散水,在北侧、西侧散水外发现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揭示其建筑原为瓦顶。
在散水外缘之内,发现连续分布的间距不等的陶立管,从位置判断可能与“擎檐柱”有关。
▲3号建筑东北出土的大半圆瓦当
发掘过程中,在台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角各发现一枚俗称“瓦当王”的大半圆瓦当。“以前人们认为大半圆瓦当可能主要是用在宫殿屋脊两端的,但这次我们在屋脊两侧没有发现大半圆瓦当,却在建筑的四个角位置发现了四个。所以我觉得,很可能一开始就是在宫殿屋檐挑出去的四个角位置上使用的。之前发现的大半圆瓦当绝大部分是采集而来的,对其在建筑上的具体使用位置不清楚,这是第一次找到了其准确位置。”
03
考古发现距今
2400年的冲水式厕所
▲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况
刘瑞介绍,在3号建筑台基中部偏西分布有一座半地下建筑,编号F1。向西新清理出1处遗迹,编号F2。
根据F2形制判断,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已不存在。发掘揭示,厕所可分为早晚两期,“这说明使用中经过改造”。
“栎阳城是秦孝公于公元前383年开始修的,到今年已有2400多年了。这个建筑经过解剖,我们判断应该是从战国中期开始修的,建设之后一直沿用到西汉前期。厕所的设计、施工应该是跟这座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因此也已存在了2400年了。”
“可以肯定的这是一个冲水式厕所。虽然上半部分破坏了,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陶便器的下面是个斜槽,又连着陶弯管,其位置又在室内,所以肯定要冲水,不然臭死了。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04
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
发现农业景观
11号建筑位于发掘区东侧,通过北侧廊道西折后与10号建筑连接。台基呈长方形,面积357.84㎡。
台基南侧的东、西各设有一个台阶,台基西侧也设有两个台阶,西北侧与北侧廊道连接。
台基上残存独立房间4个,台基周围分布壁柱18个。
台基西侧、南侧、北侧发现有散水,散水与台基间均分布有陶立管。在台基东侧未发现散水。
考古清理和进一步解剖发掘揭示,三号古城3号、11号等建筑从战国中期建成之后,一直延续使用到西汉前期,建筑形制、布局未有改变。
考古清理过程中,在3号、11号建筑之上,还清理出了成片分布的由田间道路、沟渠、水井、田地等组成的汉代农田。它们与农田中较规律分布的犁沟、牛蹄等一起,共同构成了迄今为止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发现的农业景观。
▲考古发现的由农田、犁沟、牛蹄等组成的农业景观
05
发现贯穿三号古城
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
刘瑞表示,2021-2022年开展的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3号、11号建筑的清理工作,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都城核心区重要建筑的平面形制,是战国秦汉考古的重要发现。
而2019至2022年以来,从3号至11号等建筑发掘的情况看,不同建筑功能、等级的建筑,无论建筑平面与布局,还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散水位置与组合等等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
根据勘探、发掘资料可确定,通过3号建筑东侧的南、北两个台阶,存在着一条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作为目前考古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它的发现和确定,对战国秦汉都城乃至我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而3号建筑发掘清理出的诸如半地下建筑、厕所等建筑组成,以及在3号、11号建筑等清理出的如空心砖台阶、大半圆瓦当、陶立管等等,都大大提前了人们对相关建筑内涵构成、高等级建筑材料使用的时代认识,是目前考古工作揭示出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的考古实证,对战国乃至秦汉一系列高等级建筑的深入研究有重要价值。
文|综合自华商报上游新闻、陕西广播电视台
图|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 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关键词: